中俄关系的“元首引领”与“民意根基”【開山釜】

2018-09-14 21:54 concernfood

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举行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4个月内的第三次会晤。这种元首间的频繁互动,已经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最近5年多里,习近平和普京会面超过20次,充分体现出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凸显了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议程中的优先地位。

 

9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两国元首的亲密交往,还体现在一些家庭式、朋友式的氛围和细节上。例如今年6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与习近平主席共乘高铁自北京前往天津,在天津的晚宴上,普京亲自动手试做了天津当地的特色小吃狗不理包子和煎饼果子,他把自己做的煎饼果子请习主席品尝时说:“您得记住,这是我做的。”

当前,中俄元首的战略引领已经成为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的强劲动力:两国元首频繁会面,不断对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作出部署,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统筹布局的战略谋划作用;两国元首亲力亲为,亲自推动双边交往中的重要项目或参与重要活动,对双边合作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两国元首的私人友谊,为两国各层次、各领域的交往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在两国元首的战略谋划、直接推动和积极示范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高水平、大发展的新时代。除了贸易领域结构显著优化、质量和规模同步提升外,两国在投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一批战略性大项目也稳步推进,还涌现出了科技、农业、电子商务等新的合作增长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元首深知民心在国家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唯有筑牢民意根基,才能构建起中俄世代友好的高楼大厦。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就专门强调:民意相通和文化相融是两国世代友好的根基。

在12日举行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习近平在致辞中动情地讲起一个“民心相通”的故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曾经接待900多名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疗养,中国孩子们在这里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同俄罗斯结下深厚情缘。其中一名叫席浚斐的儿童许下心愿,希望长大后来俄罗斯读书。装有他心愿的漂流瓶在大海漂流几个月后回到“海洋”儿童中心工作人员手中。现在他的愿望成真,在远东联邦大学就读。

 

9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起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同孩子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俄友谊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正变得越来越坚实。通过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等国家级主题年活动,中俄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交往日益密切、相互理解逐渐加深,人员往来日益密切。

 

资料图:在孔子学院里向中国志愿者学习书法的俄罗斯人。

 

2017年中国游客赴俄罗斯近170万人次,俄罗斯游客赴中国230余万人次。截至2016年,中俄留学人员总规模已逾7万人,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提高至10万人。在中国,几乎走进任何一家书店,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普希金的诗集或是托尔斯泰的小说。而在俄罗斯——就在中俄元首符拉迪沃斯托克会晤的同一天,数千公里外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里上演了由中国国家大剧院根据俄罗斯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创作的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9月11日,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演出。(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大剧院)

 

中俄关系是大国、邻国关系的典范,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功实践的缩影。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说,在中俄两国元首关怀培育下,两国民众相知相亲的涓涓细流将不断汇聚成中俄世代友好的浩荡长河,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

原文:https://news.qq.com/a/20180914/050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