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越来越挑剔,餐厅打折还能吸引他们吗【重庆火锅底料批发市场】
现在的顾客越来越挑剔,以前九折就能吸引很多人,现在七折、甚至六折都不愿意来,why?
如果说是打折“宠坏”了这些顾客,那么优惠促销的正确的“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优惠方案越直观越好
餐厅搞价格优惠,通常有两个选择:
优惠计划一:持宣传单进店消费满100元享受本订单8折优惠。
优惠计划二:持宣传单进店消费满100元享受立减20元优惠。
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优惠,顾客视角却更偏向计划二。人们天生携带“惰性”,相对于100x80%的折扣优惠计算,人们会更容易感知减免20元的优惠信息。
此外,新客无法断定该店铺消费水平如何,不知道吃这么一顿需要花多少钱,所以顾客对于此类营销,一定会选择“优惠价值”更容易感知的那个方案。
限量限时才有诱惑力
麦当劳曾经推出过15元超值午餐,只在周一到周五11:00~14:00可以购买。由于该套餐的价格与单品购买相比,优惠达到30.2%-44.4%,因此刚一推出就非常具有竞争力。
还有限时推出的“那么大鸡排”,限时3周内10元一块,成功地让顾客再次进门,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为顾客再次进门,餐厅就有机会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菜品,也能让顾客亲身感受餐厅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成为稳定顾客群。
满减和折扣组合出击
价格导向性的顾客占了餐厅顾客的大多数。针对这样的顾客,大多商家选择的方式是:折扣作为价格标尺,满减作为下单方式。
比如去星巴克点一杯星冰乐,无所谓价格的顾客通常点购适合自己饮用量的杯型,价格导向严重的顾客通常点购最小杯或者最大杯。因为小杯意味着最低消费满足基本需求,最大杯意味着更加实惠。
满减也是一样的道理,第一梯度解决温饱,第二梯度解决用餐满足感。只要价格导向的顾客模拟的订单超过第一梯度的满额,大于该价格与第二档梯度的差值,他就会想要加钱凑单了。
比如顾客去到一家外卖店铺,第一档满减是100-10,第二档满减是150-25,假定他要点的餐品价格是130元,超出第一档门槛30元,距离第二档满减差20元,那么此时就已经会偏向凑单第二档了。因为对于他来说,参与第一档等于损失了白白超出门槛的30元,参与第二档等于多花了20元得到了价值50元的餐品。
生意不好,千万别碰打折雷区!
生意不好,餐饮老板们最先的选择就是降价。然而降价优惠永远都是锦上添花的营销手段,而不是救急措施。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无数死掉的餐饮店铺,都死在了这条路上。相反,起死回生的店铺选择的几乎都是,要么保价、要么提价。
很多生意不好的餐饮店,都被毛利率束缚住了,完全是按部就班的竞争,陷入到低价竞争的死循环里。出于控制毛利的需要,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饭菜质量差导致生意更差,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
那么,如何拯救颓势之中的餐厅呢?有几条建议可做参考。
1、重新找到餐厅受众的口味喜好
主动询问顾客对菜品的意见。注入他们对咸淡、分量、卖相的评价,并建立日常的反馈机制,这样就能从大面积的提问中逐渐找到餐厅受众的味觉喜好,从而调整自己的产品。
2、改善服务品质与员工态度
不好的员工其实不是为餐厅拉客,而是在赶客。多少餐饮店都是因为员工服务态度不好被曝光,从而门庭冷落。海底捞式的服务不是家家都能做,但从一些细节入手去改进餐厅的服务,还是能为餐厅加分不少。
3、提价才能摆脱低级别竞争
提高价格,就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来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品质,给予顾客更好的就餐体验,这样顾客才会上门,才能让顾客摆脱固有印象而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