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重庆火锅底料厂家】

2018-04-26 22:35 concernfood

 

图为山南市琼结县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中国西藏网讯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门成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着力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新亮点。

 

图为林芝察隅县次龙沟美丽山村 来源:中新网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仁欧村海拔4100米,农牧业、矿产和旅游资源都很匮乏,一直是当地排前头的贫困村。2011年底,已是建筑施工队老板的尼玛石曲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大家寄希望于这个“80后”能带着全村人富起来。在尼玛石曲的带领下,村里濒临倒闭的林卡园渐渐有了名气和口碑,游客也多了起来,还建成了养蜂基地,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全村群众就业致富。“几年前,雅江北岸还是荒滩一片,风吹一层沙,那时群众都不敢到户外举行活动。现在,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种下了万亩经济林,雅江北岸一片绿洲,成了生态南木林的一张名片……”尼玛石曲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着期待,“现在村里已经形成了养蜂、养牛、电焊、汽车修理等能给群众带来稳定收入的产业。未来村里的住宅区、产业区、商业区也都形成了规划,下一步就是一项一项实施下去。”

 

山泉下面是家乡 摄影:杨庆军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一幢幢错落有致的藏式大院,一排排具有民族特色的围栏,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村民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快乐……这是走进林芝市巴宜区八一街道永久村看到的景象,而这些都得益于巴宜区开展的“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项目建设活动。永久村作为首批试点村庄之一,对村庄供排水工程改造、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景观小品、围墙美化、栈道铺设等环境风貌等进行改造,不仅改变了城乡结合地带的环境风貌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以前我们村里全是土路,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电和水也是一会儿来一会儿停,特别不方便。自从美丽乡村开始建设以后,路变成了平坦通畅的水泥路,水、电、下水管道也全部都畅通,环境变好了,我们住着也比以前舒坦多了。”说起以前的土路,已经在永久村住了20年的次仁旺堆颇有感触。据介绍,因为地处城乡结合地带,交通地理位置特别方便,在村里的综合环境水平得到提升后,许多外面的公司都愿意到永久村来租房、租地、开公司,村民们增收的路子更多了。

 

图为贡德林草原 图片来源:山南网

 

增期乡的贡德林草原是山南市桑日县的纯牧区,早年间,这里的牧民逐水草而居,牛羊走到哪里,帐篷就搭到哪里,生产生活环境极为简陋。为改善人居环境,让牧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政府修建了安居房。然而,房子有了,家也安了,但牧民们长期沿袭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当地拿出生态乡村创建项目中的部分资金,打响草原“环保战役”,进行“厕所革命”。2017年投资186.33万元,为增期乡真措村、岗布村修建了73座户内厕所和2座标准化公共厕所,并为每家每户购置了垃圾箱,为真措村建设了2个垃圾收集站。 “现在我们村通了自来水、电网,修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厕所、垃圾箱,县里的清运车每周过来集中清理一次垃圾,9户‘双联户’轮流打扫公共卫生,我们再也不用冒着寒风在野地里方便了,草原上的垃圾也不见了,村里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大家以前不爱护环境、不讲卫生的毛病渐渐改掉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都变成‘讲究’人啦!”牧民扎西罗布说。

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十分重视边境地区发展,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总投资301亿元,主要围绕“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等“十项提升工程”,实施对象主要涉及日喀则、山南、林芝市和阿里地区21个边境县、112个边境乡(镇)的628个边境一线、二线村和察隅农场,62160户241835人。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幸福、文明小康村。

原文:https://news.qq.com/a/20180426/037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