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餐厅在美国做的风生水起,但却不愿回国是为什么?

2018-01-31 13:01 concernfood

它,拥有2000多家分店、23000多名员工,还开遍了全美47个州,一年就能狂赚百亿美元,完全碾压美国本土品牌“汉堡王”。
 
并且,它并没有停下它扩张的步伐,而是以每三天一家新店的速度继续在全球疯狂地开疆辟土……
 
它就是横扫美国快餐业,却打死也不来中国开店的中式快餐——熊猫餐厅。
 
 
开餐馆的家族基因?
 
老板的父亲原来曾给蒋介石烧菜!
 
1947年,熊猫餐厅的创始人之一程正昌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厨师世家。他的父亲程明才烧得一手很好的江浙菜,还曾给蒋介石掌勺。虽然从小就受到中华传统厨艺文化的熏陶,但程正昌一开始并没有子承父业的打算,而是对数学情有独钟。
 
 
年轻时的程正昌
 
程正昌18岁时便远赴美国求学。他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数学系获得了硕士学位,还结识了未来的妻子、同样在密苏里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系博士的蒋佩琪。
 
1973年,程正昌举家移民到美国加州的帕萨迪纳市。为了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养活一大家子人,程正昌和父亲商量再三,决心充分发挥“家族优势”,在当地开起了一家名叫“聚丰园”的中餐馆,让父亲和母亲做餐馆大厨,自己则担任起了经理的角色。
 
如今的“聚丰园”作为熊猫餐厅的“发源地”依然保留着,并被改名为“Panda Inn”
 
四招渡过困难时期,
 
整整十年才开第一家分店
 
可惜的是,刚刚开业的“聚丰园”却没有办法吸引到很多的美国本土顾客,生意一度十分惨淡。程正昌清楚地记得,开业第一个月“聚丰园”的营业额只有一万两千美元,除去餐馆经营成本,几乎所剩无几。生意最糟糕的时候,餐馆从早上到晚上八点钟,居然连一位顾客都没有。
 
但他没有坐以待毙,他开始了挽救。
 
 
他用了四招:
 
1、免费试吃,让美国人爱上中餐
 
程正昌研究餐厅人少的原因,发现,在那个年代,由于美国很多人,对中餐还没有认知,都不愿冒险进入中餐厅。陈正昌立即想了一招化解:免费试吃!
 
免费试吃,就可以让顾客零门槛进店了。
 
2、令人感到不好意思的变态服务。
 
程正昌会记住每一个到店的顾客,记住他们爱吃什么,让顾客感受到被尊重。看到顾客剩了很多菜,会为顾客退款,看见因位子不够而离开的顾客,程正昌会跑到停车场专门道歉,就是这种变态的服务,让每一个顾客终身难忘。
 
3、满足人性,让顾客多“占便宜”。
 
比如,如果是10 个人来吃饭,他会帮顾客按照每人 5 美元的标准点一桌丰盛的菜,而且每份菜量都很足,还会免费赠送两道菜,让顾客感受到意外的惊喜。
 
4、改良菜品,提取出爆品陈皮鸡
 
 
经过考察,程正昌发现,和传统中餐的风味相比,美国人民更喜欢“酸甜中略带一点辣”的独特口味。
 
他说:“美国人在吃饭时比较单纯,喜欢吃肉,但种类不必多,有几样菜就已经很满足。”
 
针对这一特点,程正昌和父母将“聚丰园”的中餐进行改良,推出了非常适合美国人口味的陈皮鸡、酸甜排骨、五香虾、北京牛肉等菜式。其中又酸又甜、油多酱浓的陈皮鸡卖得最好,占据了整个营业额的30%。
 
凭着这四招,程正昌与很多顾客建立了感情和信任,也让聚丰园度过了开业的最艰难时光,并开出了第二家店。
 
1983年,有了十年积累的“聚丰园”在附近的一家大型购物商场开了第一家分店。当时,中美邦交已经走向了正常化,大熊猫兴兴和玲玲也作为来自中国的珍贵礼物登陆了美国国家动物园,全美国都由此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有感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友好进展,程正昌干脆将店名改为了“熊猫餐厅”。随后,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八家,“熊猫”征服美国人民肠胃的步伐就再也没停过……
 
工科女博士独创内部管理系统
 
实习生两个月就能独自打理门店
 
随着分店越开越多,如何建立统一的标准并实现高效管理就成为了新的问题。还好程正昌有一位贤内助作为“神助攻”,那就是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的妻子蒋佩琪。蒋佩琪充分发挥她的专业优势,为熊猫餐厅量身定制了一套叫做“熊猫自动工作站”的后台管理系统,还申请了美国国家专利。
 
这对历经风雨的老夫妻大概可以说是餐饮界的“神雕侠侣”了
 
可别小瞧这套系统,有了它,不仅日常点餐变得简单了,不同分店之间还可以互相分享信息。这套系统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调配菜品,预估当天的销售额和浪费量,并自动匹配订货需求。凭借这套系统,一个刚刚入职的实习生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独自打理一家门店!
 
由此,“熊猫”成了美国最早使用电脑管理的餐厅之一,也是唯一使用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中餐厅。可以说,有了这套系统,在“熊猫”扩张全球版图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不愿进军中国
 
原来是觉得拼不过……
 
如今,熊猫餐厅的发展势头良好,分店已遍布全美国,还在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波多黎各、迪拜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店。而且,这还是一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熊猫”,每开一家新的分店,就会将当天营业额的20%捐赠给所在社区的非营利机构,用来支持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
 
但在“熊猫”的扩张版图中,却找不到中国的身影。对此,创始人程正昌解释道,因为中国如今的餐饮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竞争也十分激烈。作为一家专门做给外国人吃的中餐厅,如果贸然进军中国,不见得会有很好的成绩。
 
 
“熊猫”归根结底,
 
还是一家标准的“美式”中餐厅
 
从战略定位上来看,“熊猫”这样的布局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它的中餐口味和经营模式已经经过了若干年的“美式”本土化,而吃着正宗中餐长大的我们不见得就能吃得惯。“熊猫”不会特意来中国,就好像一个上海厨子不会专程去重庆开饭馆一样。
 
 
熊猫餐厅还将传统的筷子进行了“改良”,更加方便美国人使用
 
不过,如果有一天能在中国大地上吃到熊猫餐厅的美式中餐,应该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因为它代表了老一辈华人在美国打拼立足的点点滴滴,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