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就像理想一样,可以激励人,可以鼓舞人,也可以祸害人,使人对现实认知不清。
特别是当下,“长期主义”的理想,很多人都有,但是很多人缺少的,是如何走向“长期主义”。如果理想只有头上方向,没有脚下的路,注定会沦落为空想。
01.长期主义成为潮流名词是危险的
这两年,“长期主义”刷屏了。很多人也在力挺长期主义,俨然谁要是不喊长期主义谁就是急功近利。
本人才疏学浅,听完刘润老师的“进化的力量”,感觉就是把一堆案例堆在一起,然后论证“长期主义”。其中的一些案例,更像是故事会,听听也就算了。
还有一些观点,很有牵强之感。比如从不确定性,说到猪周期;又从周期说到——长期主义就是把公司战略锁死在趋势的延长线上。
这个金句听起来很正确,很漂亮。其实,只是符合演讲者的意图——让我们一起化解意外,穿越周期,锁死趋势,拥抱规划。
事实上,真实的趋势却是动态的,会有很多变量改变趋势。而且,大趋势是由无数个小动作构成的。甚至要完成这些小动作,需要你急功近利地抓住眼下的机会。
特别是疫情的冲击,等于重构了生产要素。而长期主义并不能救你走出困境,甚至可以扼杀掉你对新机遇的判断力。
对了,这种反趋势、反长期主义的形象说法,就是“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世界”。
比如,疫情之前,购物中心是品牌势能高地。疫情之下,很多品牌已经意识了新趋势,开始逃离购物中心。餐饮行业也开始流行了社区店。
比如微波炉大王格兰仕,它是美的的老乡,格力的劲敌,家电行业前5唯一没有上市的企业。格兰仕把微波炉做到了世界第一。
但是在做微波炉之前,格兰仕是依靠鸡毛掸子起家的。当时他们开发了三个产品,鸡毛掸子,羽毛扇和皮革制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羽绒厂生产的都是日用物资,基本不愁销路,工厂的效益逐渐攀升。1988年,羽绒厂已经年产值过亿元,被誉为珠三角的“金凤凰”。故事这样发展下去,中国可能多出来一个羽绒大王。
转机发生在1991年,格兰仕创始人梁庆德去了一趟日本,在当地超市看到一种神奇的小家电,能把食品加热,只需两分钟就能把水烧开,这就是微波炉。他认为这东西将来在国内定有大市场。一年后,梁庆德决定转型微波炉领域。
梁庆德为什么决定转型做微波炉呢?当时,羽绒厂业务技术门槛较低,已经陷入恶性竞争。梁庆德看准的是发展趋势,一台微波炉的市场价格高达3000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但价格只要降下来,市场空间很有想象力。
事实上,梳理众多中国企业案例就会清晰地看到:在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代,时代需要绝大多企业顺势而为,捕捉新机遇,寻求新发展。而只需要个别企业坚持“长期主义”。
特别是当下,数字经济崛起,将会重塑众多产业的游戏规则,这就要求企业用新思维、新技术、新管理来重新定位自我。
02.技术变量是最大的变量
“企业管理”一直都是一门显学,特别是管理学名词就像超级明星一样,成为“商业潮流”。比如定位、阿米巴、股权激励,以及王阳明的心学等等。
而商业的喧嚣,在照亮一些经营者的同时,也闪瞎了一些人的眼。大量经营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习成标兵,公司却完蛋了。
同样,这两年刷屏的“长期主义”正在成为新潮流。这是危险的。
我们通过众多企业的研究发现,他们当下的经营方法是不足以支撑他们走向“长期主义”;他们当前需要做的不是强化对未来的信心,而是需要优化经营方法。其中,技术变量是最大的变量。
我也来说个故事。时间回到100多年前,当时在伦敦、纽约这些大城市,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当时的马车就相当于如今汽车的存在,整个社会的运转离不开马。
当时的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都是马拉车。据说当时伦敦的马有约30万匹,每天支撑着城市交通系统的有5万匹。一眼望去,整条街都是马!
马太多了,问题很快就来了——那就是各种马尿、马粪……
伦敦这些马每天能产生3000吨马粪,30万升的马尿。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大型的马桶。一到夏天,这些马粪被晒成粉末,四处吹散,下雨天则变成泥浆。整个城市臭味熏天,到处都是苍蝇。当时很多大城市都陷入了“马粪危机”。
1889年,各国终于坐不住了,在纽约召开了国际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如何解决“马粪问题”,不过还是没有找到什么解决方法。
1894年《泰晤士报》:“在接下来的50年里,伦敦将被高达9英尺的马粪淹没。”有人预言,1930年曼哈顿的马粪将满到人们三楼的窗户。
眼看着城市文明就要葬送在这一坨坨的马粪手里了,然而20世纪初,问题突然迎刃而解!因为汽车出现了!
如果让你穿越到那个时代,你的“长期主义”又是什么呢?
03.拥抱新技术才能走向未来
比起“长期主义”,我更推崇新技术的变革力量。
以餐饮业为例。过去,经营者对消费趋势的洞察都是拼经验,拼老板的悟性。但是现在,经营者已经通过点餐二维码掌握了消费轨迹。
除此之外,新技术也在优化用工。过去收银员是专职,现在收银员变成了兼职,服务员都可以干了。
再比如永辉超市、优衣库都在用自助收银系统让消费者自己结帐,这就是在干掉专业的收银员。
如果你把眼光投射到新农业领域,更会发现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新技术正在重塑经营方式。
这就是变革期的力量——新技术重塑生产关系。这也意味着,你对过往越坚持,你对未来越遥远。特别是,对当下的中国企业来说,你需要的“长期主义”可能只是一种自信心,但你更需要的是用新技术重塑你的经营方式。
其他行业我不了解,餐饮业我倒可以说说我们的观察。
比如,有些企业明明需要变革的是组织力,却在拼命寻找爆品;比如有些企业明明需要的是精细化管理,以此减少浪费,优化成本结果,老板却痴迷于塑造品牌 ......
其实看清这种问题并不需要多高明的知识,对比一下美国、日本企业的经历就可以一目了然——
美国用福特流水线提升了效率,日本借鉴福特流水线优化出来了丰田生产方式,而我们的很多企业在这两个基本功上,仍然没有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