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数十起融资“扎堆”涌进餐饮,助推一批新锐餐企 最正宗的重庆火锅底料

2021-03-26 20:45 concernfood
3月25日,据市场消息,绿茶餐饮拟今年来港上市并已与上市团队进行磋商,初步计划集资约2亿美元(约15.5亿港元)。
 
此外,消息人士续指,上市时间表及集资规模仍存有变数。
 
绿茶餐饮曾于2017年进行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合众集团。
 
绿茶餐厅源自于王勤松,路研夫妇在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2008年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在杭州开设第一家门店。
 
绿茶餐厅现已进驻全国26个城市,共拥有170余家直营店,第一家海外店美国洛杉矶正在筹建中,员工共有5600多人。
 
第三波餐饮资本化来临  
 
近一年时间,餐饮业至少发生百余起融资,涉及快餐、茶饮、供应链、餐饮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到数亿元。
 
继2008年“餐饮上市潮”、2015年的“餐饮投资热”后,餐饮与资本的“第三波浪潮”则成熟中带着稳健来临。
 
究竟资本更看好怎样的餐饮品牌?而资本的搅局,又能否撼动餐饮目前的局势?
 
1 风险投资:数十起融资“扎堆”涌进餐饮,助推一批新锐餐企  
番茄资本以近亿元投资了65家直营店的巴奴毛肚火锅;  
 
加华资本投资近亿元加码餐饮黑马“文和友”;  
 
IDG资本、启承资本、嘉御基金和不惑创投,投资锅圈食汇近9亿元,助其抢占家庭火锅生意。  
 
对于像投资文和友、锅圈、巴奴毛肚火锅等餐饮品牌的资本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做“风险投资”。
 
1、受餐企上市消息鼓舞,资本快速锁定“餐饮”  
 
以前餐企在资本市场并不活跃,在港股市场,只有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味千等20余家餐饮企业,A股更是屈指可数,只有3家。
 
但今年餐企上市的好消息接踵而至:1月,“酸菜鱼第一股”九毛九在港股上市,而后虽然受到疫情重创,但同庆楼、巴比馒头逆势而上,也相继上市!
 
这不仅振奋餐饮人,也让资本把目光重新“锁定”新锐餐饮品牌,或看好品类的前景、或看好企业的经营模式、或看好某一个赛道的餐饮生意。
 
虽然有投资“风险”,但甘愿花“资金”和“资源”加码餐饮新锐品牌,为的就是助推这些实力餐企上市挂牌再共同分“肉”吃。
 
2、疫情重创下,餐企也改变了对资本的态度  
 
餐饮行业是现金流很好的行业之一,不缺钱的餐企一直对资本很谨慎,但疫情改变了很多餐饮老板对资本的看法。
 
比如放言西贝永不上市的贾国龙,也在疫情后现金流巨大压力下松了口:
 
“之前我们一直很骄傲,认为自己现金流很好,不需要上市,但这是在当时那个时间点上的想法。疫情有段时间让我们很焦虑,我们每个月都要发一个多亿工资。连发3个月,就要5个亿,可是我们账上哪有那么多钱?”
 
“灾难非常教育人,疫情告诉我,自己造血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还没有那么强,现金流行业也需要资本加持”。
 
于是,越来越多西贝这样的实力餐企,开始学会和资本“握手”。而资本也看到餐饮未来的无限前景,果断投入餐饮赛道。
 
2 产业投资,头部餐企扶持餐饮“新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还有一种资本投资类型,趋向于产业投资,投资方不是别人,就是餐饮人自己,都是一些做大做强的实力雄厚的餐饮企业。
 
这些头部餐饮企业,在拥有好的资源、好的经营模式、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后,一方面,谋求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做餐饮后端供应链生意,于是开始扶持餐饮“新秀”。
 
1、投资餐饮新秀品牌,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企业都会遇到品牌的瓶颈期和老化期。海底捞、九毛九、西贝等很多知名餐企,都在寻求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
 
而投资自己看好的,或者自己想拓展赛道的优秀餐饮品牌,则是最好的让企业实现增长的方法:
 
像九毛九从2016年就开始投资其他餐饮品牌,比如遇见小面等品牌;  
 
海底捞1天内收购一家面馆,一家中餐厅,把触觉伸向了“拉面”品类;  
 
西贝也在今年继续加码现炒快餐,投资现炒黑马小女当家,帮助其拓店发展;  
 
海底捞、西贝这样的头部餐企,一方面可以通过资金、模式输出帮助小餐企快速成长,让小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也通过优秀餐饮品牌创新点,帮助自己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2、投资餐饮终端门店,做餐饮后端供应链生意  
 
还有一类餐饮巨头,当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以后,就谋求在后端供应链寻求新的增长,比如华莱士、绝味鸭脖等品牌。
 
早在2014年,绝味食品便成立网聚资本,专注于投资布局,比如投资了千味央厨、和府捞面等品牌。之后,还与饿了么成立“绝了基金”,由番茄资本作为管理人之一,投资了醉面、犟骨头、阿甘锅盔等连锁餐饮品牌。
 
而华莱士也投资了在北京深耕8年,凭借一碗“油泼面”,疫情后4个月内连开30多家直营门店的陕味食族。
 
当我们对这些投资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暗藏章法,大部分都是餐饮巨头想要通过布局更多品牌的终端门店,来赚餐饮供应链的钱。
 
绿茶餐厅拟上市,欲融资15.5亿!餐饮资本化第三波浪潮来临
 
3 互联网企业投资:巨头组建餐饮“独角兽战队”,抢占本地生活市场  
最近餐饮融资好消息接踵而至,而投资的金主大多来自互联网巨头,像腾讯、阿里、小米雷军。
 
互联网的厮杀转成了餐饮暗战,巨头为何都开始在餐饮行业抢地盘?
 
其实巨头们都在布局“本地生活服务”这个赛道!
 
本地生活战场一直波涛汹涌、硝烟弥漫,互联网企业都开始私下“较劲”抢占这个庞大的餐饮市场。
 
在C端用户层面遇到瓶颈的时候,巨头们开始扭转战局,把目光投向餐饮B端企业,通过收购、并股等方法,让餐饮小独角兽们站到自己的阵营之中,一方面帮助小独角兽迅速扩大规模,一方面也快速提升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这不禁让人联想,未来餐饮行业会不会也出现阿里系、腾讯系、小米系等阵营。
 
4 资本是把双刃剑,餐企要做好“选择题”  
虽然现在餐饮行业处于资本投资热的阶段,但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投资人与餐饮老板也是博弈关系。
 
就像10月26日,黄记煌创始人、百胜中国中餐事业部首席顾问黄耕,在职业餐饮网协办的新餐饮创享会上表示: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资本是一把“双刃剑”,接受投资一定要看企业是否具有投资的基本基因,必须要慎重。
 
1、黄记煌黄耕:“不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最好不要碰这个雷池”
在多年与资本打交道的黄耕看来:在餐饮企业中,80%是匠人精神企业,这是基础。但如果餐企想有更好的产业化规模发展,这个时候,就要认真地思考好,自己的企业到底可以走匠心之路还是产业化经营之路。
 
如果企业以人为主导,那么就是匠心企业。如果企业拥有全产业链,以产业化经营为主导,那么就具备了接受资本的基本基因。
 
“如果没有接受资本的这个基因,就不要去接受投资。除非未来有上市计划,必须要将匠心经营转换为产业化经营,否则不要触碰这个雷池”黄耕说。
 
2、巴奴杜中兵:“我不需要纯资本,我需要并肩的战友”  
 
而在今年接受番茄资本的巴奴杜中兵也曾说“资本的力量对于创业是很重要的,能够共担风险,但引入资本应该考虑公司资金需求、战略发展目标等。”
 
巴奴之所以在今年接受资本,不是因为疫情需要资金,而是战略上的思考。
 
杜中兵说:“我需要的不是纯资本,巴奴这些年从没有在钱上操过心,巴奴需要的是能够并肩作战的战友,经历与番茄资本四年时间的合作,我觉得番茄资本是一个很合适的外部合伙人”。
 
不仅奥利奥们在发扬这一网红化逻辑,一些新零食厂商、甚至便利店品牌也在联合零食厂商们共同推进且共同研发新的、能被市场接受的网红产品。
 
如果这样的趋势可以展望且可以持续,那也代表市场将出现新一轮红利。
 
下一个赢家会是谁?便利店品牌们不过是跟随者而已,或许原有产品的更新迭代、年轻化、网红化就是标品零食厂商们的新时代红利,而便利店将跟随这样的风潮持续增长着、持续蚕食着大型商超们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