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将有一名中国90后奔赴这家牛排店,和89岁的巴菲特会面。
这名中国90后是数字货币波场币TRON的创始人孙宇晨,他最终以456.79万美元(约3153万元人民币)的代价,破了20年来巴菲特午餐的“天价”记录,买了巴菲特的一顿饭。
“与最会赚钱的巴菲特共进午餐”,是今天商业世界里的一个信号。在接连于微博和推特发布了#孙宇晨拍下天价午餐#、#TRON#等话题标签的消息后,孙宇晨的波场币上涨了1.3%,而过去一年该数字货币已经下跌了接近50%。
一
拍下巴菲特的午餐,孙宇晨背负着一个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6月1日,孙宇晨发了一条微博,“干了件大事,三天后宣布。”至于是什么大事,有网友劝他别再故弄玄虚了,“别三天后,都知道了,你拍了巴菲特午餐。”
6月4日,孙宇晨发布公开信称,参加巴菲特慈善午宴,不仅是他个人生涯的亮点,更象征着整个区块链社区的胜利。
被拍下这顿饭之前,巴菲特曾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直言“加密货币将会有一个糟糕的结局”,他将比特币称之为“可能是撒好的老鼠药”,更何况其它数字货币了。
孙宇晨这名币圈创业者对此抱有遗憾,“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也难免错过时代浪潮。”浪潮扑面而来时,“当很多人低估这项技术时,就是最好的投资机会。”他认为,投资圈的人最终会改变很多看法。
擅于经营个性化标签的孙宇晨给自己塑造了各种处于风口的“身份”:数字货币波场币TRON的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中国90后创业者领军人物、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中唯一的90后学员等。
尽管有如此多多头衔,孙宇晨仍有一个不怎么好听的外号——“币圈贾跃亭”。他的波场币,背后跟着的是“空气币”、“抄袭”等质疑声。
混迹币圈的一个关键是,要有知名人士作“背书”。《21世纪经济报道》称,过去,孙宇晨曾拉来清华大学教授、监管人士以及企业家为其数字货币增信背书,从而获得募资,提升币值。
现在,波场币现价格为0.034美元、与其最高值时下跌超过了70%,被拍下一顿午饭的巴菲特成了它新的“站台人”。
“晚节不保。”有媒体如此描述巴菲特。
孙宇晨自信满满,在接受腾讯新闻采访时声称,要说服巴菲特成为他在区块链领域最好的朋友。
二
2000年,一个名叫Pete Budlong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客户经理,花了2.5万美元,成为了巴菲特午餐的第一位“顾客”。
促使他坐上这张餐桌的,是互联网产业一碰即碎的泡沫。2000年,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一落千丈,创业公司举步维艰,美股愁云惨淡。
Pete Budlong赴宴,问了巴菲特一个心心念念的问题。
“如何进行互联网公司的投资?”
Pete Budlong后来辗转过许多公司,包括数字媒体和技术公司。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以后,2016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Hundy的P2P公司,主要针对400美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成了微贷的先驱。
2001年,美国拍卖界出了一大丑闻,两大巨头苏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因为价格垄断而被起诉。而全球售价超过100万美元的艺术品,80%都出自这两家。
同行德州达拉斯遗产拍卖画廊的主席Jim Halperin和收藏家Scott Tilson,在这一年花1.8万美元买下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这也是巴菲特午餐有史以来的最低价。
巴菲特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的午餐连续两年会和拍卖界扯上关系。2002年,这两人再度与巴菲特在午餐上会面,这次,他们花了2.5万美元。
连续两年被拍卖界的家伙取得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一个细微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主意,网上拍卖悄然兴起,自2002年起,网上拍卖在美国的交易数每年都超过10亿美元,并以10%的速度逐月增长。
至于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二人,他们在2003年及时地收了手。
这一年的巴菲特午餐,一改往年的“寒酸”模样,被抬到了25.01万美元。
巴菲特午餐的饭前饭后
三
2006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巴菲特午餐”的一个里程碑,一个由商人顺利过渡到投资人身份的中国人,豪掷62.02万美元拍下了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他叫段永平,相较于这个名字,他一手创办的“小霸王”和“步步高”更为人所知。
在见巴菲特之前,段永平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兼投资者”,“小霸王”和“步步高”两个品牌曾闻名全国,除此之外,在投资领域,他也通过2001年美国证券市场的低谷期,抄底网易股票,在2003年成功跻身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71位。
外界揣测段永平为何要花费巨资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段永平将这一举动解释为为巴菲特“捧场”:“他不缺这个钱,我也不是为了吃顿饭……我就是觉得好玩。”
“捧场”的段永平与巴菲特在某些理念上存在共识,比如慈善。在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消费者是段永平的消息传至国内一周前,巴菲特宣布将捐出370亿美元的股份给5家慈善基金,这笔钱占了巴菲特个人总财富的80%以上。
段永平包场巴菲特午餐的消息在国内一经发酵,恶评如潮,有人给段永平的这次“消费”算了一笔账:这顿饭将吃掉124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吃掉1600个农民一年的劳动成果。
这一年的段永平,被形容为“罔顾同胞”。
和巴菲特共进午餐之后,2006年9月21日,段永平为母校浙江大学捐赠了4000万美元。在关于对慈善事业的看法和解读中,段永平也曾向媒体吐露:“从年龄的比例来看,在我这个年龄,我远比巴菲特捐得多。”
四
2007年的巴菲特午餐,是最后一次以百万美元以下的“低价”出售的,这一年的消费者是印度裔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Mohnish Pabrai和同行Guy Spier,两人共同“投资”了65.01万美元。
在美国历史中,这一年也颇具意味。2007年4月,次贷危机前夕,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
Mohnish Pabrai曾在1997年专门给巴菲特写过一封私人邮件,表示愿意为巴菲特做“免费劳工”,遗憾的是,巴菲特拒绝了这一“倒贴”请求,更遗憾的是,巴菲特终于没躲过十年后的这个执着的家伙。
Mohnish Pabrai曾将自己能拍得巴菲特午餐的缘由归因于学习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至于他才能有一家成功的基金公司。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渐渐显现,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此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闭。
在这期间,在加州运营着3亿的投资基金会、和巴菲特有过促膝长谈的Mohnish Pabrai,其在2007年到2009年的投资结果年化收益为-41.7%。大潮当前,即使把股神的投资理念奉为圭臬,也要尊重历史规律。
Mohnish Pabrai的同伴Guy Spier解释自己为何要与巴菲特吃一段饭时,曾表明过自己在2004年到2007年的投资很顺利,赚了不少钱,自己就想亲眼看看巴菲特是不是如传闻中一般睿智,自己的某些行事是否与巴菲特有相似之处。
吃了一顿饭之后,Guy Spier悟了。
他写了一本书,叫《与巴菲特午餐时,我顿悟到的5个真理》,封面最底下有两行字:“2008年6月,作者与投资大师MohnishPabrai豪掷65.01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五
“华尔街投资银行”在2008年成了历史名词,这一年,一个中国人也震惊了华尔街。
“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漂洋过海,包下了巴菲特的午饭,为了这顿饭,赵丹阳破了2000年以来巴菲特午餐的记录——这顿饭价值211.01万美元,几乎是过去8年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消费”总和,出手阔绰。
和这顿饭钱成正比的回报是,在共进午餐时,赵丹阳曾向巴菲特推荐物美商业的股票,得到了巴菲特“考虑一下”的答复,物美商业也因为赵丹阳的推荐,连续四个交易日涨了24%,兜里持有该股的赵丹阳赚了1.3亿港元。
这是“巴菲特溢价”的另一种体现。
相比较此时美国惨烈的熊市,赵丹阳此时刚经历过2006年和2007年的A股牛市、于2008年沪指5000多点时退出A股市场而声名大噪。有报道称赵丹阳在与巴菲特会面后被问及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年收益如何?”赵丹阳坦白:“47%。”为此,巴菲特给了赵丹阳一个“你比我强”的评价。
这一年,巴菲特午餐慈善基金的池子——格莱德基金会因为经济衰退,需要救助的对象激增,出现了1700万美元赤字,其基金创始人用“及时雨”一词形容了赵丹阳的“慷慨解囊”。
六
20年里,第三位在巴菲特午餐竞标中“慷慨解囊”的中国人叫朱晔。
以234.57万美元拍下2015年与巴菲特午餐之前,大部分人并不知晓朱晔。
巴菲特午餐之后,他更多是作为“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第三位中国人”出现在公众眼前。中文媒体常见的报道,多次提到他从那位股神身上收获的投资经验:投资自己看得懂的东西。
2015年,朱晔的天神娱乐股价飙升至44.46元时。公众也将这一成绩归功于朱晔,不乏有人认为他从巴菲特身上得到了“真传”。